用西方语言说东方故事的油画家王国平

2016-07-26 60

文章出处:艺术评论 

作者: 王少华

王国平来自河南南阳,那是一个辉煌了很多年的古城,浓厚的人文氛围滋养了王国平的艺术天分,也为王国平以后的油画创作打下了基础。

放弃了大学教师的工作,王国平辗转来到郑州,成为一个职业艺术家。

那年是2008年,蜗居在郑州石佛艺术公社王国平,开始了新的一轮艺术探索。

对于看过王国平早期作品的人来说,黑白世界的冲撞与大开大合的构图令人印象深刻。

十年勤苦自不易,在郑州这几年,艺术家随着城市拆迁从石佛艺术公社到古荥艺术区,再到水调歌头艺术区,个中滋味恐怕只能艺术家自己知道。

国平的早期作品充满了对立般的冲突,你能从宁静的画面中感受到焦躁不安,乃至歇斯底里。这些2010年前的作品,充分的验证了艺术来源生活,艺术家超越生活急切。

2010年后,从南阳淅川抵达郑州的王国平,已经逐渐习惯了二线半城市郑州的生活。

开始在作品的诸多意象上呈现出一种来自楚汉之气的的神秘大气,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语言。

这个阶段,国平创作一批大画,呈现的是中国神话故事,在油画中的体现,充满了故事性。

油画家王国平|国平油画

艺术家从中国的传统民间故事入手,用油画讲了一个充满中国山水趣味的故事。

 

这种趣味来自国平小时候接触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是滋养艺术家发现神、人、仙、佛、道的最初级呈现,宛地楚汉交融,既有神秘的楚风又有大气的汉韵。当艺术家突破了认知,重新回归到与母语结合的时候,这种静谧的境界会让艺术家创作中进入到一种癫狂的状态。

 

国平自己也承认,在创作的状态中,彻夜不眠,以画布当良友,拜颜料为老师,寻找到一种能够呈现自己的状态,的确是有些癫狂。

 

当然,这也不是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我们的今天探讨的主题是拓宽创作思路,走上一条用西方语言诉说东方故事的康庄大道。我称之为,寻找到艺术创作的新法门。

油画家王国平|国平油画

这些书画一体,浑然天成的作品,就是油画家王国平的近作。

禅与赢,乃至这些一系列的其他作品,其实都是艺术家绘画语言的革新。

油画是典型的西方艺术形势,画家却用中式的表现手法,寻找到和谐相处之道。

不再争斗,不再对抗,不再愤怒,却掩饰不住骨子里的固执,乃至执拗。

国平运用了中西结合的现代手法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阴阳美学的概念,呈现出一种民族的底色,并包容含蓄的接纳了西方美学的特点,形成了独有的艺术表现语言。

国人讲究易经八卦中的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状态,希望用现代绘画语言讲阴阳美学上的两大元素:“道”和“气”。

这是国平的艺术创作的灵感,也是其长期追求天人合一的精髓的艺术体现,从某种程度上,国平做到了。

远山、仙鹤、流云、浅水,乃至氤氲的气息都呈现在国平的新作品上,显得清新雅致又与时代合拍。

这个时代是万木霜类竞自由的时代,谁都有表达权,艺术家聪明的把艺术表达权还给观众。让不同观众,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去解读这些作品,进入作品中,参与到作品的体验中。这,是国平艺术创作中难能可贵的一点。

按道家说这叫大道,按佛家说,这叫禅境,按儒家说,这叫阅历。

艺术家从善如流,不再拘泥黑白的呈现,色彩更加活跃、鲜艳、积极。意境更加空灵、充实、稳妥自由。自由艺术家,在自己的自由王国中,寻找到作品和本人气质的融合。

油画有很多流派技法,忘记这些油画的属性,拿刷子和画笔如同毛笔一样自由,艺术家就解放了工具。我们过度依赖工具,信奉色彩,往往会在色彩和构图中迷失。

当你能从油画中看见东方,又能在东方里找到西方,这种融合早已超越时代。

这写超越时代的语言,一定也会超越国界,让不同艺术感受在故事中找到归宿和答案。